阳气,宛如生命的能量之源,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充足,生命便如蓬勃的朝阳,充满活力;阳气受损,健康则会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也是我们调养和补充阳气的黄金时期。若能在夏季充分补足阳气,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们的抵抗力、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都将得到显著提升。反之,若阳气不足,人便会精神萎靡,身体也容易滋生各种疾病。
然而,在夏天,有三件事极易损伤我们的阳气,需要我们格外留意。
第一件事:过度出汗
夏季,骄阳似火,天气酷热难耐。出门一趟,往往便大汗淋漓,让人头晕目眩。许多人认为,夏季多出汗是身体在排毒、排湿气,实则不然。
适当排汗,确实能够带走体内一部分毒素,但出汗过多,却会耗气伤血。中医有云:“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出汗,背后都有气血在默默支撑。持续不断地出汗,就如同不断消耗气血的燃料,不仅会损伤心阳,还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虚弱无力。
而且,长时间大量出汗,还容易导致虚脱。对于那些特别容易出汗的人来说,夏季一定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水。此外,适当食用一些生津的酸味果子,如酸梅、柠檬等,能够收敛阴血,有助于身体恢复。
我们出汗,大多是一时性的。比如,出门被太阳一晒,体温升高,身体便会自动排汗来调节体温,但出汗量通常不会太大。只要我们不过度追求暴汗,基本无需担忧。然而,也有一些人会出现异常出汗的情况,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自汗:无论早晚,无论是否活动,也无论是否出门晒太阳,只要稍微一动,就会大汗淋漓。
盗汗:熟睡时出汗,醒来后汗止,睡醒后发现床单都被汗水浸湿。
黄汗:汗液呈黄色,尤其是腋窝处更为明显。
半身汗:出汗仅局限于身体一侧。
手脚汗:手心、脚心经常出汗,而其他部位却很少出汗。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上述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检查。对于夏季容易出汗、感到疲惫乏力的人,这里推荐一道夏日经典饮品——酸梅汤。它既能养阴敛汗,又能生津止渴,酸酸甜甜的味道,特别适合夏天饮用,还能解暑降温。
宫廷秘制酸梅汤配方:乌梅40g、山楂15g、甘草1g、玫瑰茄(洛神花)6g、桑葚干17g、陈皮17g、干桂花1g、干薄荷叶2g、老冰糖(黄冰糖)200g。
制作方法:将所有食材放入纱布袋中(若没有纱布袋,也可直接熬煮,最后过滤即可)。用流水冲洗纱布包10 - 20秒,然后放入锅中,加入约3000g清水,浸泡半小时。先用中火煮20分钟,加入老冰糖后,改小火再煮20分钟。关火后,焖30分钟,晾凉后即可饮用。
这个版本的酸梅汤食材搭配最为丰富,熬制出来的口感也最佳。特别容易出汗的朋友,可以在夏季隔三岔五煮上一锅,全家共享,清凉又滋阴,敛汗更滋润。
第二件事:拉肚子
夏季,脾胃最容易出问题。脾胃在夏季容易受凉,因此比其他季节更为虚弱。再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食欲不振,饥一顿饱一顿,这无疑会让脾胃雪上加霜。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然而,如今食物丰富多样,各种零食琳琅满目。许多小朋友吃零食胜过吃饭,大人们没胃口时,要么饿一顿,要么随便吃点水果、凉拌菜凑合一顿。
长期如此,脾胃的阳气会大量消耗。脾阳不足,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下降,无论是营养吸收(关乎气血)还是代谢水液(关乎湿气)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身体会逐渐气血不足,湿气加重,容易瘀堵。血遇寒则凝,痰湿积聚过多,腹部还容易长出“游泳圈”。
即使夏季没什么胃口,五谷杂粮、蔬菜肉类等主食也要适量食用,可以少吃,但不能一点都不吃。此外,瓜果要少吃,许多夏季的果蔬,如西瓜、黄瓜等,性质寒凉,食用后容易导致脾胃受寒、胃疼。想要解暑降温,酸梅汤是不错的选择,没必要冒着脾胃受寒的风险吃凉西瓜。
很多人吃了寒凉的瓜果,甚至吃凉拌菜都容易拉肚子,尤其是小朋友和阳气虚弱的老人。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吃些姜。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性温热,食用姜可以补充体内阳气,抵御外邪,驱走体内的寒和湿,特别适合经常拉肚子、肚子隐隐疼痛不舒服,以及夏季食欲不佳的人。
而且,生姜还有祛湿的功效,很适合湿气重的人。如果下雨天不小心淋雨,或者在湿邪较重的时候,身体被夹杂着风、寒、热等的邪气侵犯,吃点姜就能将邪气发散出汗。
许多医术上都记载,生姜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祛湿、解鱼腥虾蟹毒等功效。很多人炖肉做菜时会放些生姜提味,但这样吃驱寒暖腹的效果不大,而且很多人吃菜时不会把姜吃进肚里。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生姜的吃法:
生姜茶:取生姜片2 - 3片,加少许红糖,用沸水冲开,趁热饮用。适合偶感风寒时,或者在空调房里待久了,浑身发紧、头脑发胀时饮用。
醋泡姜:姜与醋强强联合,便是醋泡姜。醋具有收敛作用,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使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的温阳性质依然存在,却避免了上火。醋泡姜还有以下功效:健脾胃,散寒湿: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食物摄入后,需要脾胃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布给身体,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人的先天就像一罐煤气,只能省着用,但可以通过调养脾胃,用后天来养先天。脾胃阳气充足,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充足,阳气充足,人体的湿气寒湿也就散得快,就像太阳出来后,云开雾散,山岚间的湿气不复存在一样。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才有力量祛除湿气。活血化瘀,更燃脂瘦身:醋中含有醋酸,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减少内脏脂肪。而姜中的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醋泡姜可谓是双剑合璧,斩断脂肪的能力倍增。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后,到了中午都不觉得那么饿了。姜能让人胃口大开,而我每天早餐固定吃几样东西,并没有增加饭量,血糖上升缓慢,饱腹感却增加了。补肝阳:醋直接走肝经,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好吃的姜,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吃姜。
第三件事:吹空调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很多人都戏称:“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然而,空调吹出来的风带着阵阵冷意,这股冷风其实会伤阳。但不开空调又容易让人感觉闷热难耐,上不来气儿。建议大家不要对着空调直吹,而且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开一会儿停一会儿。
很多人在空调房里待久了,容易出现头疼、鼻塞、浑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还容易关节疼痛。我母亲每次家里开空调,都说自己的胳膊和膝盖疼,每次家人在客厅开空调,她都要避开,躲进卧室里。可见,空调这股“贼风”对上了年纪的人很不友好。
而且,夏季我们腠理开泄,虽然不能过度出汗,但正常的出汗有助于身体排寒祛湿、调节体温。如果汗憋在体内,毛孔却迎来一阵阵冷风,阳气恐怕也会随之泄漏出去。
除了空调,过堂风,或者走进一个拐角突然遇到一阵大风等,这些“贼风”也会损伤人体阳气。再者,我们睡觉时,很多人觉得屋子里闷,喜欢开着窗户或空调睡觉。
开窗户,尤其是只开一条缝,很容易让“贼风”溜进来,钻进我们的身体。次日就容易头疼、肩膀酸疼、落枕,甚至引发中风!父亲的一位朋友就是因为夏季晚上开窗睡觉,第二天起来口歪眼斜,这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有人说,那我不开窗户,开电扇或空调。其实,在我们睡觉期间,这些都不建议开。可以睡前开一阵,把屋子的温度降下来。夏季睡觉,我们基本都不会盖得很严实,很多人还会光膀子睡觉,这样“贼风”就更容易通过肚子钻进身体里。
夏季养生,守护阳气至关重要。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避免过度出汗、拉肚子和吹空调这三件伤阳之事,以饱满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迎接美好的夏天!
网上安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