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公然对华“下黑手”后,中方一步不退,不到24小时,接连发布两份公告,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与此同时,两国高官正在西班牙,上演一场全新交锋。
特朗普
近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来自中国、印度、伊朗等多个国家的32家实体,加入所谓的“实体清单”。
该清单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公司和机构,美方声称,这些实体参与了对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构成“潜在威胁”的活动,包括向中国的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和分销行业提供了支持,并对半导体领域造成了一些影响。
在此次新加入的实体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共有23家,包括几家知名的半导体和科技公司。美方特别强调,对这些被列入清单的实体,任何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管辖的物项,都需要申请许可证,而许可证基本上都会被拒绝。这也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这些企业,从国外相关产业链获取供应的可能性。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在强化所谓的出口管制,以限制中国在高级人工智能和芯片技术获取及生产上的进展。
截至今年4月,现有的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实体清单上,已经有3351个条目,其中中国企业占了1065个,占比接近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就直观地显示出,美国措施的强烈针对性。
但“身经百战”的中方,并不会有丝毫退缩。当美方再一次将中企列入“黑名单”后,中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回应。中国商务部直言,美方的种种举措,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权利之上,不仅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还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商务部特别指出,在中美双方正于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的大背景下,美方选择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实在是用心险恶,必须立刻叫停,否则,中方将毫不迟疑地采取措施,坚决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美经贸会谈
当然,中方的回应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美国公告发布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直接出招,展开了两项重要调查:一是针对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二是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相关措施,提出反歧视调查。
与美方激化矛盾的做法不同,中国的调查,是应国内相关产业申请而发起,完全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以及世贸组织的规定。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相关机构也会严格遵循法律程序进行调查,并根据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决。
这两份制裁,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中方选择在外界炒作的所谓“短板领域”,即芯片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足以说明,中国在该领域已有了充分的自信和实力。
直白点说,美方制裁的初衷根本没能得逞,反而刺激了中国在科技自主化道路上的步伐,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更多自力更生的发展机会。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中国举行
在中美商务部隔空“对战”时,两国的经贸官员,已经抵达西班牙,展开了新一轮的经贸会谈,讨论涉及单边关税、出口管制以及TikTok等重要议题。目前,双方已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谈判,接下来的几天,还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这是四个月内,中美经贸官员第四次在欧洲城市会晤。作为日内瓦、伦敦和斯德哥尔摩会谈的延续,这场会谈为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提供了一个,避免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机会。
然而,对于这场会晤,外界普遍不太看好,认为不太可能会有实质性突破。路透社还特别指出,两国实际的谈判成果,或许将留在中美高层的“潜在会晤”中讨论,这一时机极有可能是10月底,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不过,中方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
中美官员会面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以来,对于特朗普政府的种种制裁,中方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和反制,而中美之间,最渴望进行沟通,并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始终是美国。
如果美方还不能展现出足够的诚意,甚至在会面前一刻还要给中国企业“使绊子”,中方必然也不会给出太多的好脸色。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两国官员再进行多少次会晤,都无法真正解决贸易争端。到底该如何选择,全在特朗普一念之间。
网上安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