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喂,是观音桥商圈市场监管所吗?我吃了在观音桥好吃街买的散装泡椒凤爪后,恶心、腹泻不止,你们快来管管!”10月26日,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铁山坪校区体育馆内,由重庆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的一场紧张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拉开序幕。
\n
本次演练聚焦跨区域、全链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全面检验市场监管系统在实战中的响应速度、指挥效能和协同能力。
\n演练模拟一起由散装泡椒凤爪引发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件起源于江北区观音桥好吃街某摊贩销售的泡椒凤爪,消费者食用后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关注。随后,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来协查函,反映成都地区出现同类病例,涉事产品溯源均指向江北区某食品生产企业。
\n现场气氛紧张有序,各级人员全情投入。演练全程紧扣“实战”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重庆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规,精心设计了事件响应、预案启动、事态升级、响应结束、复盘提升等多个环节,步步惊心却有条不紊。
\n参演人员围绕举报信息核查、问题产品追溯、现场调查处置、产品抽样检验、医疗救治协调和信息发布等关键步骤,进行了深度模拟推演和实际操作。
\n整个演练过程再现了从事件接报、舆情研判、任务分派,到现场调查、产品溯源、医疗救治、检验检测、专家会商、信息发布、产品召回与行政处罚的全流程。执法人员迅速出动,深入摊点、批发市场及生产企业展开排查;现场指挥部高效运转,统筹协调各小组分工协作;网信部门实时跟踪舆情动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平抑不实传言;疾控与检验机构科学采样、快速检测,为事件定性提供关键依据。
\n重庆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各类演练活动,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生真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确保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危害,为人民群众的饮食消费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n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网上安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