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灰尘还没来得及扫掉,电话就开始响。这不是追债公司的日常,而是火箭目前的工作节奏。范乔丹还在各种诊断报告之间挣扎,“缺席”成了他本赛季最醒目的标签。偏偏就在粉丝们收拾好情绪、准备迎接下一场比赛时,赛季前的重伤公告来得像一声警告:控卫的橱窗,一下就空了。
如果你是球队总经理,还能淡定地喝口咖啡吗?我很怀疑。哪怕斯通真的不是靠范乔丹过日子的主,面对这个“计划外伤病”,恐怕也要在办公桌下踹几脚。毕竟他真正想开发的是阿门和谢泼德这对控卫新组合。乌度卡作为主教练怎么看?简单说,用乌度卡的话,“阿门持球和投篮能力不足,处理球失误比较多。”控卫这碗饭嘛,端着没那么容易。
根据BBR的统计,阿门上赛季打控卫占比仅1%,剩下的时间都在各个侧翼位置流窜(得分后卫17%,小前锋53%,大前锋29%),说他是控卫,像说天线宝宝是《CSI》特邀专家,逻辑勉强但不成立。乌度卡还试过杰伦-格林:范乔丹不在的22场比赛里,格林场均19.1分4.5板4.1助攻。听上去像个合格候补,但“格林已发货”,下赛季要在别家试控卫。
地头上的牌不够,乌度卡只能两眼望天,期望阿门和谢泼德能自我进化。这种等天上掉控卫的行为,和“过年盼彩票中特等奖”没什么区别。
火箭球迷的算盘打得更响,开始提出交易建议,一位火箭粉留言:“戴维恩-米切尔才是范乔丹的最佳替代!”。逻辑不算错。米切尔27岁,身高1米83,和范乔丹差不多。可数据却告诉你:米切尔在季后赛扔出场均15分,三分命中率高达50%,投篮命中率61%,还能贡献2.3板6.3助攻。简直不像常年发布“实至名归”词条的角色球员,更像被低估的水货球星。
热火很干脆,给了两年2400万美元续约,火箭如果要人,就得亮出真本事——出伊森加首轮签,还顺带送卡佩拉配平薪金。这不是普通的“人情交易”,而是拿未来的养命钱换一个现在有用的螃蟹,能不能吃全看厨师手艺。
美媒《twsn》的建议看似一条答案,但在火箭内部,“伊森”这俩字有点烫手。伊森是火箭版本的“韧性符号”,他上场后,能用防守把球场扫荡一遍。TA称伊森是联盟最容易被低估的年轻前锋之一,听着像夸,实则更像委婉的告别诗。
可伊森也不是无懈可击。伤病隐患难以消除,和火箭的续约谈判迟迟没有进展。工资可以具体谈,但更大的角色欲望却不一定有地方实现。或许只有被交易到热火,才有机会向更多人证明他真的“脏活累活都能干”。
再来看看米切尔的技术特点,很对乌度卡胃口:防守够硬、三分够准(50%!)、球权使用率低、传球能力及格。防守悍将托尼-阿伦公开表示:“米切尔能把人锁住。”当你听到希罗说米切尔该进最佳防守阵容,才能意识到,这货不是闹着玩的。
米切尔其实没有格林那么好的天赋,靠防守坚持到现在,再把投篮和组织慢慢拔高到水面之上。他的季后赛表现可以称得上“一战成名”,也让自己的交易价值水涨船高。火箭想动热火,不拿点真金白银,根本没有诚意。
顺着思路剖开看,控卫,是篮球场上最像保险推销员的角色。你指望他在关键时刻能保你一命,他在日常场合负责给大家做连接、跑龙套。但今年火箭的控卫,突然就像遇到续保不成功的问题,客户还没来,保障体系直接撑不住了。
放眼整个阵容,锋线“有富余”,控卫“短缺”,这种配置就像餐馆有八个厨师没菜刀,却只有两把勺子还缺一个锅盖。再往深里去想,伊森当然值得被珍惜,但他要的角色更大,球队却不一定能完全满足。米切尔更年轻工资也便宜,防守和投篮都是球队痛点的针灸师,但你愿意用未来的选秀权为他买单吗?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交易,从数据和现实都说得过去,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人能保证“米切尔到火箭就变成下一任超级控卫”——搞不好,到了新东家,他会变异成“又一个角色球员”。这也是职业体育的最大黑色幽默:你用理性的筹码,去兑换感性的梦想,结果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和人解释“为什么还没兑现”。
职业现实就是这么无情,无论你是斯通,乌度卡,还是伊森或米切尔,其实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人质。如果要我给答案,我可能更愿意让火箭先试水,看看阿门和谢泼德到底能不能做出控卫的样子。控卫缺得厉害,锋线溢出一点,不妨用时间赌一把自家人。
最后,留个问题:你愿意用伊森加首轮签,去换米切尔这样一个“数据优秀但天花板未知”的控卫吗?或者说,在顶级职业竞技里,什么才是真正值得用未来换现在的价值?这是所有决策者都无法回避的悬疑。就像法医的案头琐事,有时候,“证据已经很清楚,但选择依然难以确定”。你,会怎么做?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网上安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