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商周金文释读:寝孳方鼎
时代:商代晚期。
出土:1981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西周墓M6081。
尺寸、重量:通高25.5厘米,耳高4.5厘米,足高11厘米,腹高10厘米,口长20厘米,口宽16厘米,重4.64千克。
形制纹饰:立耳,小折沿。口沿下饰鸟喙的夔纹带,腹饰内卷角、下卷尾的饕餮纹,有八道扉棱。平底,长柱足。足上部饰阴线的云纹及垂叶纹。
著录:《天马——曲村》348页图512.2、3,《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311,《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924,《商周金文资料通鉴》2295,《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295等。
现藏:山西博物院。
图片
字数:鼎腹内壁上铸有铭文4行27字(合文1),相对的内壁上铸有2字族徽铭文。
铭文释文:“甲子,王易(赐)寝孳商(赏),用乍(作)父辛尊彝,才(在)十月又二,遘且(祖)甲【劦口】日,隹(唯)王廿祀。干【亻冉】。”
图片
注释:
甲子:干支记日,甲子这一天。
王:从铭文内容推测,寝孳的父亲是廪辛、祖父是祖甲,则铭文中的“王”可能是寝孳的叔父即商王康丁。
寝:职官名,掌管宫寝。张亚初《商代职官名》(《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认为:“寝,是主管宫寝之官,相当于后世的寝尹。”
寝孳:本器器主,商王康丁的侄子。
商:读作“赏”,用作名词,意谓赏赐物。
父辛:寝孳之父廪辛。
十月又二:十二月。
遘(gòu):
《说文解字》曰:“遘,遇也。从辵冓声。古候切。”
张颔认为:“遘”可通“逅”或“姤”字。
《释文》:“逅,本作遘”,有相遇,会见的意思,
《易·姤》:“彖,遇也。”
遘祖甲,即是在祭祀中巫祝召鬼神之号请祖甲来享,亦即“神歆其祀”之义。《书·益稷》言“祖考来格”义亦同此。
祖甲:商王武丁之子,商王祖庚之弟,商朝第二十四任君主,廪辛和康丁之父。
【劦口】日:祭祀名称。【劦口】,上劦下口,有“协”和“合”的意思。
廿:谢明文认为,据铭文拓片,应隶作“口”,用作“曰”,训为“谓”,其义近于“命”。“王曰祀”,应该理解为“王令臣下举行祭祀”或“王下令举行祭祀”。(谢明文《商代金文研究》第173页,中西书局出版社,2022年)
王廿祀:商王康丁二十年。
干:旧一般释作“盾”,近年来不少学者赞成释作“干”。“干”在铭文中用作族徽名。
【亻冉】:族徽名。
“干【亻冉】”复合族徽,亦见于以下金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干【亻冉】父甲爵,商代晚期,见《殷周金文集成》8849,铭文:“干【亻冉】父甲”。
干【亻冉】父乙爵,商代晚期,见《殷周金文集成》8938,铭文:“干【亻冉】父乙”。
干【亻冉】父癸爵,商代晚期,见《殷周金文集成》8973,铭文:“干【亻冉】父癸”。
干【亻冉】父乙方罍,商代晚期,见《殷周金文集成》9795,铭文:“干【亻冉】父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网上安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